11月18日,晚6时30分,华中科技大学东九教学楼C101教室早已挤得满满当当,没有一个空座。华中科技大学“爆款”公共选修思政课《深度中国》再次开讲,此次思政课邀请中科院院士、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肝胆胰外科研究所所长陈孝平教授讲授《病有所医:肝脏外科发展史里的中国自信》。
陈院士登上讲台,先问了同学们两个问题:肝脏长在哪里?肝的常见病有哪一些?在同学们作答之后,陈院士稍作补充,便通过这两个问题引入了今天要讲述的主角——肝脏外科手术。
陈院士指出,早年因为技术所限,医学界普遍都认为肝脏是手术的禁区,手术风险很大。但后来,随着肝脏手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医生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许多禁区逐渐都被突破了。随后,陈院士通过八个部分,循序渐进的讲述了他所经历的肝脏外科的发展过程。
以裘法祖院士、陈孝平院士等为代表的同济专家们对肝脏外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也都曾领先外国同行数年或十数年。毫不夸张的说,同济肝脏外科的发展史就是中国肝脏外科的发展史,而在几乎每一个发展阶段中,中国都有曾经领先世界的时候。仔细读一读中国肝脏外科的发展史,就知道,这里面有着满满的中国自信!
最后,陈院士深情的回忆起了裘法祖院士和吴孟超院士,谈到他们90多岁的时候仍上手术台,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工作到老。同时,陈院士也勉励在场的同学们要向前辈们学习,never too old to learn,努力学习知识,将来报效国家。
在问答环节,同学们向陈院士踊跃提问,陈院士都做了耐心细致的解答。
有同学询问如何看待美国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时,陈院士表示,我们也要有自己的达芬奇机器人,希望有朝一日能够用上华科自产的达芬奇。
有的同学询问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对于外科产生的冲击,陈院士则认为人工智能发展大趋势是不可回避的,但总体来说,临床医生治病救人,这门学科本身就是经验学科,相应的判断还是需要医生来下。
有同学问陈院士如何把临床和科研很好地平衡,陈院士表示两者完全可以兼顾,做研究生之后,就要三会——会做,会说,会写——实际上许多时候都是边学边做,互相促进的。静下心来,踏踏实实的看病开刀,自然就会有所提升的,不需要太过担心。
还有的同学询问陈院士作为医生的感受时,陈院士微笑的表示,他认为当医生还是快乐的事情多,治病救人,看见病人恢复健康后和家人笑着从医院离开,心里面就是十分快乐的。
陈院士的谆谆教诲,博得同学们阵阵掌声。
【课后感想】
19级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韦雨辛:真的是很有感触,感觉见到了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听了陈院士的讲述,我也非常希望自己以后可以成为一个好的医生,燃烧自己发光发热,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19级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戴研:听了今天陈院士的讲述之后,首先是为中国在肝胆外科这方面的突飞猛进以及那种不受制于他人的精神所感动,同时也为同身为同济人的他们感到深深的自豪。
17级人文学院中文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孙建奇:陈院士说,教师和医生都是当今社会最高尚的两个职业。陈院士肯定既是一个好医生,也是一名好教师。教师培养人的心灵,医生救治人的身体。我所学的专业是与教育相关的,所以我很希望在未来能成为一名好的教师。
19级临床医学(八年制)李婉宁:陈院士的讲座让我在忙碌学习化学、微积分、vb等课程的时候,意识到了自己是一名医学生。让我对自己的梦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让我更想要追寻我做医生的梦想。
19级临床医学(八年制)顾奕琳:陈院士的讲座让我感觉他是一个和蔼可亲,同时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人,让我发自内心的崇敬。今天的讲座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升华。
19级临床医学(八年制)祁雨煊:这次讲座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知道了其实选择医学就是选择了终身的学习,终身的奉献,这真的特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