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30日,由中德医学协会、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康复培训与研究合作中心联合主办的“楚天再生康复医学国际学术会议暨中德医学协会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湖北武汉(线上)圆满落幕。
本次会议名家云集,荣幸地邀请到了多名院士和国内外众多专家,包括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际再生康复医学界近50位知名教授,围绕“再生康复,新融合、新方向”的主题,完成了再生医学与康复医学等各前沿领域的一个主旨论坛和七个分论坛的饕餮盛宴,线上研讨内容涵盖了干细胞、生物材料、基因治疗、物理因子与神经损伤与修复、骨关节功能重建、吞咽障碍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重建等最新进展。会议开幕式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副院长、同济医院刘争副院长主持。
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附属同济医院党委书记王伟教授致开幕辞,他代表华中科技大学对专委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对参加本次线上会议的嘉宾和同仁表示诚挚的欢迎。他肯定及赞扬了康复医学科作为同济医院优势学科之一,在几代康复人的不懈努力下,历年的复旦排名均位于前列,为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优秀的平台。
同济医院院长、中德医学协会理事长刘继红教授代表同济医院及中德医学协会,向各位专家同仁表示热烈的欢迎。刘继红希望中德医学协会康复医学专委会致力于促进中国和德国的医学专家在康复医学专业领域的交流合作,促进多学科联合共建康复医学学科架构,促进康复医学基础研究的临床转化,为康复医学的临床热点问题提供交流平台,推动康复医学青年人才的培养等。
随后,在近万名线上专家、同仁的见证下,刘继红宣布了中德医学协会康复医学专委会的成立,并宣读委员名单及组织架构。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陈红教授当选为中德医学协会康复医学专委会主委。
开幕式结束,2022年楚天再生康复医学国际学术会议正式开始,会议为期两天,大咖云集。WHO康复培训与研究合作中心主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黄晓琳教授和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副总编辑及编辑部主任郭铁成教授分别主持院士论坛和主旨论坛。
在院士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医院外科系主任陈孝平院士表示,再生康复医学是再生医学和康复医学交叉融合形成的新学科。再生康复医学可以更好地实现疾病恢复,是康复医学发展的新方向。美国医学科学院国际院士、江苏省康复医学院长励建安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发明家学会院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院士、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苏国辉院士分别围绕康复医学未来发展和热点话题进行了分享。
在主旨论坛上,美国威斯康新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和神经内科学教授、美国威斯康新大学Waisman研究中心生物医学部主任、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与行为障碍研究主任Su-Chun Zhang教授以《Pluripotent stem 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neural function reconstruction》为主题,分享了大脑神经修复面临的挑战以及所使用的策略,并以帕金森氏病为例介绍了该疾病胚胎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临床前沿结果;香港东华医院内科康复科主任、世界神经康复联盟(WFNR)主席、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副主席李常威教授以《Neurorehabilitation: the past,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为题,提出神经康复作为一门较新的专科,既满足人口老龄化又能满足新疾病的相关需求,是未来发展方向;国家康复医学质控中心主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三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周谋望教授以《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处理的现状及进展》为主题,分享了基于团队收集的涵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医院超过5000例脊髓损伤患者的资料,介绍了脊髓损伤后住院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管理现状,呼吁建立脊髓损伤国家数据库及临床专家组;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何成奇教授分享的《高质量康复战略》提出“标准配置是前提,技术规范是基础,康复教育是源泉,康复管理是保障,创新驱动促发展,人才战略是关键”的6大方针,站在宏观视角,介绍了公立医院如何建立高质量康复医学科。至此,整个主旨论坛气氛推向高潮,在线观众数量达到了近万人,点赞量突破5.6万。
学术会议主会场在院士专家们的引领下高潮迭起,各分会场也是群星璀璨,内容精彩纷呈,德国专家Paul W. Schoenle和Michael A. Sendtner,加拿大专家Andrei Krassioukov,澳大利亚专家Min Zhao分别带来了精彩演讲,各会场专家与听会学者们频繁互动,针对观众提问、就专业前沿问题展开热烈探讨互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